[汽車之家 行業]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廣州車展)如約揭幕。本屆車展集中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成果,呈現中國為全球汽車產業革新提供的“中國方案”。同期,汽車之家邀請了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陸榮鏵展開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創新,共話行業未來。

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陸榮鏵
在對話中,陸榮鏵開門見山地指出了市場變化:“大家對流線式的造型要么是審美疲勞了,造型更立體一點的車型顯得更潮流一些”。他給出了一個明確的行業預判:“在2025年方盒子的整體市場突破100萬輛”,而此前市場規模僅為20-30萬級。
談及經典車型BJ40(參數|詢價)的煥新,他分享了“堅守”與“突破”的哲學。首先是堅守,BJ40的經典造型風格與強壯線條是其深入人心的標識,更深層的堅守在于安全底線;其次是突破,“不能一成不變”,必須順應用戶出行場景的變化,比如內核全面升級,搭載8155芯片、15.6英寸大屏及智能座艙模型,以此“再造經典”。
以下對對話實錄(精編):
汽車之家:在當前中國汽車市場以新能源和城市SUV為主導的背景下,硬派越野逆勢增長,我們注意到北京越野品牌今年的銷量尤為亮眼,您認為驅動銷量增長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陸榮鏵:其實大家看到今年整體市場市場也在往前走,我們自己內部是叫飽和的市場,大家對流線式的造型要么是審美疲勞了,造型更立體一點的車型顯得更潮流一些,或者更符合這兩年大家特定差異化的需求。所以我們自己的判斷包括行業的預估,在2025年方盒子的整體市場突破100萬輛,像前幾年其實是20、30萬的規模。
整體乘勢而上之后,北京越野的產品矩陣也更豐富了,之前可能是兩個車型單打獨斗BJ40、BJ60,從去年開始有輕越野的車型,比如BJ30。包括今年7月份也上了BJ30的改版車型。再更大的變化是上了增程版,價格定在大家認知錨點比較準的地方,一下子點燃了這個市場,也帶動了整體的銷量,從去年到現在環比有一個很大的增長,特別是在9月、10月,我們也站穩了大概月銷1萬5的臺階。所以,你讓我說市場帶來的變化,一是整體市場在往前走,二是自身的產品更新,這次是臺階踏得比較準。因為今年馬上也快結束了,到2026年也考驗了產品的營銷團隊怎么樣持續的,一次成功還不算特別難,連續的成功也是擺在我們2026年要解決的課題。
汽車之家:現在做硬派越野的玩家越來越多了。
陸榮鏵:包括方程豹、紅旗,我們了解到的新勢力都在做。所以供給端,大家可選的也更多了。所以,大家的市場份額或者是產品競爭的壓力,是會越來越大的。
汽車之家:未來通過哪些策略來提升競爭力?
陸榮鏵:第一,還是要維持住基本盤。每一個品牌或者是每一個車型有它最基礎的部分,圍繞用戶的真實需求和北京越野本身,除了location以外,越野專業性的東西要做好,包括底氣,以及智能化,其實智能化是屬于常規的水平。在塔基的部分做了之后,更多是回歸到用戶的需求,賣了這么多年的車,用戶的期待還比較大,基于用戶的真實需求,通過輕越野的車型探索更多的產能,為用戶來造車,這是我們覺得能夠面對競爭的最大一個底氣。說一千道一萬,價格和造型的定位準確造成了契合度是挺高的,所以也給造型團隊很高的要求。另外對企劃團隊策略等等在明年會有一個很大的變革。
汽車之家:我們看到每次發布的全新未來原型車,能否介紹一下這款車的核心亮點?
陸榮鏵:我們在這次發布會上展出了ELMT Max的未來原型車型,ascent就是元素,我們也嘗試站在用戶的視角去看北京越野三五年以后,或者是更長的時間,中國越野車會去到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或者是一個什么樣的高度。這次想傳遞給個大家的是功能化的極致,包括它的架構是外露式的,這其實是一個延續。不管是汽油、柴油還是增程,它都是標配隱藏式的防風架,這也代表了品牌的底蘊和品牌的堅持,其實也是在為用戶堅持,這對用戶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我們發布了這個車之后,其實一直還沒有取中國名字,想著說用廣大網友的眼光,我第一眼看到它腦子里蹦出來是什么樣的詞,我們做一個征名的活動。因為ELMT Max是北京越野給出的一個答案,它不是普世的,大家都能夠滿足的答案。所以趁著還有時間,我們把關于未來越野的答案盡量的往更普世、更標準的方向做一些優化。
汽車之家:這款車主要表達對未來的愿景還是說有量產的規劃?
陸榮鏵:應該是愿景更多,這個車里面涵蓋了對架構的暢想、功能的暢想,還有未來使用場景的暢想。我們的四門是可以可拆的,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的模塊,比如說屏幕是左右移翻轉。這個車完完全全原封不動的量產,難度非常大。但是這里面有壁柱的爬梯等很多的元素,我相信在未來的車上面會逐漸的去搭載,想探索一下未來越野車是什么樣的。
汽車之家:剛才提到BJ40是作為國產越野車很深入人心的經典車型,在這樣一個高起點推出BJ40探險家,如何在與傳承經典的同時又實現突破?
陸榮鏵:說起BJ40就說來話長了,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或者是在最初一段時間之內,BJ40車型的名字反而比北京越野車品牌更響亮一些,因為它賣了很長的時間,對它的造型、風格并沒有做很大的改變。這也是剛剛說到十多年來汽車市場一直在服務生產,我們怎么樣堅守心中的固定部分,首先我們想到的是說可能造型語言或者是造型風格,或者想通過造型來傳遞的信息是相對穩固的,可能是相對強壯的造型風格,或者是粗放,或者是大線條。當然在新能源的潮流下,這樣的造型風格,對能耗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們理解這是整個品牌造型的傳遞,所以這方面是我們要堅持的。
第二個要堅持的是對安全底線的守護,包括剛剛提到對內嵌式的防滾架,包括兩個八縱的大梁、四驅線等等。好多人都在說安全是最重要的,造型想傳遞的信息,一個是對安全的堅守是我們不變的。
另外還有要回應時代變化,不能一成不變。再豪華的馬車可能到現在都不如一輛電動車,順應時代的變化,在舒適度上面、科技化、智駕上面,你要順應用戶出行場景的變化,要做出調整。這次出發的BJ40探險家就是從用戶的需求上出發,總有一部分相對硬核的用戶,覺得之前那個造型輪眉更大一些,車型更魁梧,喜歡這樣直給的造型風格,再加上科技化的內飾,我們覺得這樣更適合這類人群。
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之后,我們也快速找到了研發團隊和用戶見面,所以才有了今年年底網站上出了探險家。它就是從2008年到現在相對比較經典的造型,當然做了一些優化和調整,整體的框架是沒有變的,還是讓大家感受到一絲熟悉的經典味道。
內飾做了設計,包括8155芯片,包括15.6英寸的大屏,互動的大模型等等,舒適的皮質座椅,還是讓它回歸到在2025年或者是2026年符合當下用戶使用的座艙模式,同時外觀上面還是相對比較經典的外觀。我們叫再造經典,這也是近年來發布探險家的,或者是制造探險家的心路歷程。
汽車之家:所以我們會在造型和安全上做到堅守,在智能科技上做自我突破。
陸榮鏵:對,造型不完完全全是點線面的東西,可能想在造型上傳遞信息,包括果敢、探索,也不會一味為了續航去投錢。
汽車之家:如果時間拉得長一點,現在智能座艙會逐漸趨同,您認為下一個消費者選擇車的關鍵點是什么?
陸榮鏵:我個人的觀點,這是一家之言我們一直在說做場端研究,做用戶的洞察,無外乎是研究人花錢買車,你把人研究清楚,他用什么樣的錢,更多是金融方案是怎么樣的,還有人跟車的關系。最開始是座艙,大家在卷造型、卷動力的時候,卷不動了,座艙是一個特別好的,座艙從3G、4G到5G,從單屏到雙聯屏到N個屏,從座艙到智駕,好像感覺又卷不動了,都差不多了。我個人觀點是當它差不多的時候,它就回歸到車最本質的地方,你的空間,你的定價錨點,和你造型想傳遞的信息,包括你這個品牌到底想傳遞什么信息。
今年2025年年初麥肯錫發過一篇文章,大多數的用戶買車,他心中會裝3到5個品牌。BBA+沃爾沃+凱迪拉克,到最后80%、90%還是回歸到想買的去挑。所以到最后挑的這些品牌,可能品牌傳遞的信息是認同的,造型是OK的,價格也是可以的。汽車哪怕是進入新能源時代、純電時代,回歸到競爭的本質還是在車本身上面,這是最關鍵的。
所以,現在也要對品牌傳遞的信息,大家怎么樣能夠更快的挪到前五,在整個市場里面進到前五,可能不是三五年能達成的,但是我們在這個品類里面,在方盒子領域里面,或者是在戶外的品類里面,盡快實現到的前五,靠品牌樹立的形象。我們是軍工的企業出身,我們有專業的、安全的底線。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包括后續做傳播,也要跟專業的品牌去做專業上的互動,讓大家記得我們的安全、專業是OK的,再去說造型,說定價。它是相對要堅守的,但是又有相對有成熟的東西,一旦定準了,這個車型就成為爆款,所以它的競爭又回歸到比較樸素的階段。
下一個浪潮,說不定6G的時候又有新的變化。雖然我覺得不太可能,但是這樣情況的出現,比如無人機或者是什么的,場景會不會變得更加貼合大家。大家都在尋找,都在探索,大家一說都很同質化,現在內飾比較同質化,現在連外觀都長得差不多。所以,我們還是在嘗試。
汽車之家:那您覺得北京越野最大的護城河是什么?
陸榮鏵:我們認為是專業跟安全,專業是我們一以貫之要去做的。安全就像我們所說的,其實像防滾架,全球只有牧馬人跟我們有,但是能做到標配,包括能做到不外露內嵌式的,也只有我們在做。你說我這個造型在里面,大家也都看不見,我不放內嵌式的防滾架也無所謂,翻滾的幾率是千分之一不到,這就是我們的堅持。說得坦率一點,這是我們的商業,我們要去打造這樣的人社,不管是后續的40還是什么樣的系列,我們要一代一代的去突破。以前沃爾沃安全是多點安全帶,多一點氣囊,我們是再次之外在電池安全跟車架的融合,我們是柔性的。跟電池相關又不完完全全是電池的東西,我們的安全是OK的,氣囊處沒有絕對能打,但是靠翻滾、翻折沖撞的時候,能夠更加守護安全,安全是我們的護城河。
汽車之家:這次全運會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北京越野男排組成的“大長腿男神天團”,那么北京越野為什么會選擇與男排合作呢?
陸榮鏵:兩個精神在觸動。一個是我們講的越野精神,越野精神代表著探索,代表著無畏,代表著果敢,代表著什么都敢于去試一試。還有一種是體育精神或者是競技精神,它就是要去挑戰第一,要去勇于成為第一。其實不光是排球或者是籃球等,運動說要鍛煉核心力量,核心力量不能下滑,我們也有我們的核心力量,安全、專業,所以在內在的內核上面是共同的,越野精神跟體育精神是共同的,所以后續也會跟更多不同體育類型合作。
再有一個他們的身高很高,對空間的要求很大。從去年到今年,什么樣的車型基本上大差不差都能賣,無外乎5米車長,2米車寬,三排六座大SUV,好像成為一個標準的答案,好多車企都在出這輛車,大家對空間的要求更大了,我們把車做大了,獲得更大的空間。
汽車之家:最后想請教您一個趨勢的問題,今年1-10月份新能源滲透率53%了,包括燃油、純電、插混的比例是5:3:2,你能不能預判一下2025年的市場增速,以及新能源的滲透率和市場格局。
陸榮鏵:新能源的滲透率明年一是政策上補貼會退坡,大家都在講這塊。包括現在補貼退坡也造成了對下游資源的搶奪,明年要看供給端,大家都在差不多一致的聲音,燃油車會慢慢回歸到向上回歸的狀態,本身就差5%的購置稅。明年國家經濟的補貼大概還是要延續,因為從整個經濟的角度來說,其實明年我們國家對汽車產業經濟貢獻值或者是份額還是要有更大的要求,因為其他的幾個支柱產業在明年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從出口到房地產到煙草,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明年隨著大家對新能源的便利、安全慢慢拓展,還是會慢慢有這樣的份額變化。但是我個人判斷是油車會漲一點點,純電反而會降一點。插混會大幅增長,純電真正續航超過600以上就夠了,但是大家的焦慮還是會存在的。同時現在很多友商給出的方案是大電池、小油箱。昨天在活動上,就講到了增程車型有80度的大電池,500公里純電續航的大動作,有這樣的車型選擇為什么還要選擇500、600純電續航的車呢?如果這樣的車越來越多,大家不用放棄什么,我有純電,我想加油就加,如果不想加就不加。如果把這條路跑出來,它的性價比是很高的,也不用額外出錢。它就會帶動供給端,大家都往這條賽道上去擠。供給端都是這樣的,大家選擇的面是很廣的,一定會造成或者是推動它的增長。
現在完全堅持純電的品牌已經非常少了,像特斯拉、蔚來、小鵬,我認為這個趨勢最起碼明后年還是不可逆的。如果像固態電池出來了,固態電池商業化了,可能會撼動一些。但是明年都在說,但是什么時候出來是問題。
汽車之家:增程也有爭議問題,不少人認為背了這么大的電池,再加一個增程器,是一種資源浪費。
陸榮鏵:這看什么角度,在增程一下子出來之后,的確像帶一個充電寶一樣,這是兩套系統。我覺得浪費不浪費,就看怎么樣的使用場景,我們不可能以同樣的標準去看待同樣一件事情。比如說有的人覺得快餐才是最經濟的,自助是浪費的。有些對常規家庭來說,你就正常三菜一湯的設置。我覺得還是要分人群,增程有它的問題,但是增程也有它顯而易見的長板,它的動力形式雖然是兩套,但是路線是一個,它釋放出來是電能,它的電動駕駛感是OK的。而且因為它的結構比較簡單,相對于PHEV,反而在可靠性上面,慢慢陸陸續續的國家大型采購或者是偏可靠性的方面,包括國家的國防力量方面等等,都在選擇增程技術,就是因為它的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它的故障率會相對低,因為它不需要發動機直驅,這也會慢慢變成它的優勢。
后來發現電池越來越便宜,現在混動的增程器也好,或者是發電機也好,它的結構也會特別的簡單,成本也會越來越降低,不會帶一個大的發動起,一個大油箱,這是浪費了。怎么樣把增程驅動用好,而且能夠用對,針對普通車型能夠用準,這是留給我們的課題。我也希望是我們品牌的研發團隊,但是我相信一定會有團隊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插混不是一家之言,這是行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