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本周行業層面大事件,豪車稅門檻下調到90萬,最大變化是新能源車也得交稅,2026年新能源車征稅日期提前到了今天,但二手豪車市場將更活躍。國常會要求加強汽車行業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整頓繼續推進。
新勢力方面,理想i8(參數|詢價)現已開啟預訂,周報剖析了理想核心競爭力。特斯拉推出Model Y 6座版應對中國激烈競爭,現在車型更多、消費降級,恐難復制成功。
傳統車方面,廣汽集團預計上半年由盈轉虧,上半年僅廣汽豐田止跌,其余還在持續下滑。寶馬與中國企業聯合開發輔助駕駛系統,跨國車企批量引入本土供應商。
一、行業事件
1. 廣汽集團預計上半年由盈轉虧
7月11日,廣汽集團發布業績預告稱,2025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同比由盈利轉虧,歸母凈虧損幅度在18.2億至26億元之間。2024年同期,廣汽集團錄得歸母凈利潤15.2億元。
首次年中中期財報盈轉虧
2024年全年歸母凈利潤雖為7億元,但實際扣非后虧損高達24.8億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直接由盈轉虧,企業銷量、營收持續下滑。
虧損原因分析:新車還在爬坡,銷售體系不匹配,改革效果需要時間
公司上半年推出的幾款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仍處于爬坡期,未達計劃目標,且公司多個主力車型受價格戰影響,收益下滑。
公司既有銷售體系與新能源轉型需求存在結構性錯配,渠道以原有4S店為主,直營、代理、互聯網等新渠道建設落后于同行,營銷體系效能提升較慢。
2024年10月以來,廣汽集團啟動以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為核心的系列改革,嘗試重整旗鼓。廣汽認為這些改革落地顯效尚需時間。
上半年僅廣汽豐田止跌,其余還在持續下滑
廣汽集團在7月初披露,上半年,公司銷售汽車75.5萬輛,同比下滑12.48%。
合資品牌廣汽豐田止住頹勢,同期銷量同比增長2.58%、至34.5萬輛。另一合資品牌廣汽本田和兩大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均未走出低迷,銷量分別同比下滑25.63%、22.55%和13.97%。
短評:
“反內卷”浪潮能否終結價格戰還不得而知。6月初至今,車市價格戰有所收斂,但還是沒有平息。價格戰,從海外市場看,既有技術變革的因素,也有產能調整的因素。
最后,關于價格戰什么時候能結束,以下幾條標志性指標可供參考:產能調整結束,尾部車企出清,市場集中度達到平衡,以及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達到穩定高度,出現明確的技術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