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當前位置:
汽修業亂象 2萬多家企業被行政處罰
蔣平平
原創 · 0瀏覽·2020-03-17 14:43關注
[汽車之家 行業] 今年的3·15沒能如期舉行,讓不少企業暫時松了一口氣,但消費中的問題仍然存在。根據中消協發布的《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19年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案例達到34335件,在各行業中居于首位。
汽車維修行業也存在問題。日前,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汽車維修相關注冊企業有51.1萬家,其中2萬多家企業共受到8萬多條行政處罰,涉及“摻假”、“虛假宣傳”、“以假充真”等欺騙的處罰條數有500多條。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2.5億,汽車后市場規模也水漲船高。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規模已突破1.3萬億元。但作為后市場重要部分,汽車維修行業一直處于小、散、亂的狀態。
天眼查數據指出,雖然過去十年汽車維修新注冊企業不斷增多,年增速在15%-25%之間;但也有超過10萬家汽車維修企業注銷、吊銷,和清算。行業進入和退出門檻都較低。
成立時間上,13.19%的汽車維修企業成立于1年以內,62.52%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以內。注冊資本上,接近75%的汽車維修企業注冊資本都在200萬以內。小企業和個體戶占據了汽車維修行業主體。
2018年,中國授權4S店總數不到3萬家,在汽車維修總戶數中占比不到6%。加上4S店維修價格偏貴,大部分消費者更愿意去綜合修理廠中解決。這種現狀既降低了消費者用車體驗,也不利于提升汽車產業鏈整體價值。
目前,途虎養車、京車會、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汽車后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體驗。但作為重線下的服務型行業,短期內小型門店占據主體的狀況仍然難以改變。除了希望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車企也應當在官方體系內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透明、優質的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汽車不僅要買的舒心,更需要用的安心。(文/汽車之家 蔣平平)
文章標簽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舉報/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