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系歷史] 寶馬近期即將推出8系概念車,旨在復活這款GT跑車。或許不少年輕朋友以為這是一個全新車系,但其實早在1989年,寶馬就曾推出過8系車型。讓我們在新車問世之前,先對8系的歷史做一個簡單回顧。
而在今年2月份,寶馬停止了6系Coupe車型的生產,并且不排除陸續停產Gran Coupe和Cabrio車型的可能性。坊間有傳言稱,寶馬6系的停產正是為了給即將到來的8系讓道。
就這樣,寶馬8系GT跑車的概念誕生了,并于1984年開始研發。1987年,寶馬推出了8系原型車,并為其編號E31。
寬大低矮的車身,平直和曲線交織的車身線條,令寶馬8系一眼看上去便極具八九十年代的科幻氣息。
為了獲得更低的風阻系數,寶馬將8系的車頭設計得非常扁平,但標志性特征——雙腎格柵不能缺席,因此便造就了寶馬家族中比較少見的“小鼻孔”設計。
內裝方面,大量的按鍵和旋鈕非常符合那個年代對“科技”一詞的理解,向駕駛員一側傾斜的中控臺也透露出寶馬注重駕駛品質的造車理念。
這些按鈕絕不是花瓶,它們控制著剎車防抱死、電子避振、自動穩定及牽引力控制等等諸多高科技配置,這些科技配置正是8系在當年最大的賣點。
8系起初只生產了850i一款車型,采用7系E32上使用的代號M70B50的5.0L V12發動機。 最大功率220千瓦,最大扭矩450牛·米。與之匹配的是6速手動或4速自動變速箱。
從8系設計之初,寶馬就有著打造敞篷版8系的計劃。之所以沒有量產是因為其銷售利潤不太可能掙回它的研發成本,如今只有一臺紅色的原型車靜靜地趴在慕尼黑的寶馬博物館里。
1990年,寶馬M部門試圖以850i為基礎打造M8。他們將一臺最大功率557馬力的V12 6.0L發動機塞進了8系的機艙。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性能數據可謂天文數字了,也正因為此,M8沒有量產,因為連寶馬自己都不相信這東西會有人買。
退一步海闊天空,M部門將地球上唯一一臺M8封存之后,推出了一臺850CSi作為8系的M版本。這臺車所使用的發動機藍本正是先前850i上所用的M70,只不過在它的基礎上大刀闊斧了一番:排量增至5.6L,最大功率達到了279千瓦。因為改動較大,編號也變成了S70B56。
850CSi名稱中的“C”代表Coupe雙門,“S”則代表Sport運動。從850CSi開始,8系在后來推出的車型名稱中都加入了“C”的字樣,如850Ci、840Ci等,以求和寶馬3系雙門版本統一命名規則。
1993年,8系上市4年后,寶馬發現了它的銷量實在不容樂觀,于是推出了相對低配的840Ci,試圖降低市場門檻。少了4個缸以后最大功率和扭矩衰減至210千瓦和400牛·米。
1994年,為了滿足更加嚴苛的排放法規,850Ci換裝了代號為M73B54的5.4L V12發動機,動力參數由220千瓦和450牛·米提升到240千瓦和490牛·米,綜合工況油耗保持在百公里15L左右。
同樣在1995年,寶馬也對840Ci的動力系統進行升級,排量更大的4.4L V8發動機擁有著更優秀的油耗表現,以及更高的峰值扭矩(420牛·米)。但受制于1990年那場石油危機的影響,840Ci的市場表現還是不盡人意。
事實上,當初寶馬曾經試圖打造過一款排量更小的830i,但不論他們怎么努力,都沒法靠一臺3.0排量的發動機把一輛重達兩噸的車開出運動效果,最后寶馬一怒之下毀掉了18臺830i原型車中的17臺,只留了一臺保存在博物館里,830i也就沒能量產。
1995年,英國畫家戴維·霍克尼以“看穿”為主題,創作了寶馬850CSi的藝術車。從車身左側,可以看到車內的方向盤、駕駛員,以及一只坐在后座上的臘腸犬。
從某種角度上說:經典總是短命的,或者說似乎只有短命才能成為經典。1999年,8系終于因為它慘淡的銷量退出了市場,10年間總共生產了30603輛。正因為此,8系E31也成為了如今經典車收藏家們競相追逐的對象。
風水輪流轉,沉睡了18年后,寶馬終于宣布要將8系復活,全新8系概念車是否能將上個世紀的經典韻味帶到今天呢?我們拭目以待!(文 汽車之家 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