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工業設計宛若星河的編年史中,總是不乏最為經典和讓人記憶深刻的汽車設計,而那些出自名家大師手筆的汽車作品,不僅成為傳世經典,更讓我們對汽車以及汽車設計賦予的生活和藝術情懷有了更深的理解。無論是汽車教父費丁南德·波爾舍,彼得·希瑞爾,吉奧瓦尼·博通、喬治瓦尼還是法國汽車造型大師馬克·德尚,都為我們留下了傳世之做,堪稱經典。然而在7月3日,繼1988年恩佐·法拉利,1997年奧瓦尼·博通,2003年喬瓦尼·阿涅利,2011年塞爾吉奧·思凱列第幾位意大利汽車界泰斗先后辭世后,汽車工業又失去了一位大師級人物 - 塞爾吉奧·賓尼法
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是都靈汽車車身制造商巴蒂斯塔·賓尼法利納之子。巴蒂斯塔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就曾參與意大利高端跑車制造廠商的設計,1961年,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35歲的時候,他開始繼承父親的事業。5年后其父逝世,他開始正式接管企業。 隨后他很快與國外的許多廠商合作成立了設計工作室,標致就是其中之一。標致與其在設計方面的合作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功勛顯赫的賓尼法利納與標致
自1955年4月20日推出403.標致首次與意大利都靈的設計師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合作設計車身,雙方的合作結出累累碩果。他曾先后參與了標致403,404,敞篷205,306,還有1996年Coupe 406的設計。其中403車型是首個安裝弧形擋風玻璃的標致汽車,也是標致首款產量突破百萬的車型,并在電影《神探可倫坡》中成為男主角的座駕。標致205的推出一改83年以前標致給人相對保守的印象,一舉達成時尚和前衛的汽車設計調性,205在設計上采用大角度傾斜向上的尾箱蓋和用于車前同色的橫條組成的水箱罩設計,并在14年的量產期中,共計銷售了530萬臺。
標致306更是成為了一段傳奇,首部306 Programme型在1993年上市后,至今已經銷售220萬臺,在后期的更新上,HDI柴油引擎的首次創新性應用,代表了當時的國際最高水準。而1997年5月推出的由賓尼法利納設計,在意大利都靈車間組裝的406轎跑車(406 coupe),被公認是法國最漂亮的汽車。
在賓尼法利納與標致合作開發車型設計的過程之中,不僅推出的了諸多經典的量產車型,同時也完成了標致的設計和創新理念與賓尼法利納設計理念的互相融合,成為汽車發展史中的經典。
設計是一種態度,創新是一種精神
汽車設計的美妙之處在于,將冰冷的機械賦予活力,賦予生命,賦予精神。汽車設計是一道穿梭于街頭的風景,是對格調的闡述,是對生活的一種延伸和態度。自汽車誕生之初,汽車的設計便始終伴隨著技術的更迭而創新,無論是汽車的整車設計上還是在汽車的技術創新應用。已不用再去分清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在史詩般的汽車設計和發展的歷程中,一代一代的大師們書寫著傳奇,推動著汽車工業的進步,也推動著汽車制造企業不斷的前行。
從來就沒有不合理的存在,也從來沒有不合理的結合。設計與創新從來都是汽車企業前進的動力源泉,這一點在賓尼法利納與標致的結合中,體現無疑。
標致,品牌200年,汽車制造120余年,在此漫長的歲月中,所經歷的不僅僅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以及對汽車制造工業的不斷探索,同時在汽車設計以及將工業與設計相融合的過程中,產生著微妙的化學反應。從汽車制造的經驗積累到汽車制造的創新與設計,標致與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的設計思想相得益彰。
可以將法拉利視為經典,但是也必須向賓尼法利納先生致敬,他說服恩佐·法拉利將發動機設置在汽車的中部以及后部,對汽車的整車結構設計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他將風洞測試成為汽車流線以及外觀設計上的科學測試之一,但是不能忘記賓尼法利納先生首次將科技和理性數據分析融入到汽車的外觀設計中。
我們還需要向標致致敬,首次在汽車上使用橡膠輪胎,首次使用方向盤代替輪舵以及將發動機前置設置,早在1912年,標致就生產出世界首臺采用頂置式四凸輪軸、每缸四氣門發動機的汽車,并命名為標致寶貝(Bebe Peugeot),1935年,著名的402-索肖紡錘,第一次運用了空氣動力學設計等著名的世界級創新設計。
正是因為標致與賓尼法利納先生在創新和設計領域上的突破,成為了兩者在汽車設計領域合作的基石。賓尼法利納先生與標致在分別在汽車的設計和創新上都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也正基于此,最終產生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設計合作,兩者對于汽車技術的應用和設計的理念達成了共識,并融入到了標致汽車生產的血脈之中,已成為一種汽車設計的態度,已成為汽車制造的一種精神。 這一態度和精神,不但傳承了標致品牌200年的積累,并在兩者結合之后,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精神不朽,代代傳承
無論是將時光穿梭到1889年,標致第一臺汽車的生產完成,還是將希望寄托在未來,都可以在歲月沉積的海岸邊看到代代標致汽車人以及致力于汽車設計和創新的發生和傳承。
偉大的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先生是不朽的,其傳世之作品,賞心悅目且撼人心魄。歷數其佳作于目,拜服其精神于心。所謂言大師,至此可成絕句。
在汽車設計的星河中,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無疑是巨匠級的。在沉痛悼念賓尼法利納之時,不可將汽車設計和創新之腳步停滯不前,這不僅是塞爾吉奧的精神,也是世界汽車創新和設計的精神,如同人類的文明,向著時代奔跑。
這一精神,當然也是標致的精神,并代代傳承。
1975年3月標致新的科研中心在蒙貝利亞爾附近的巴溫斯(Bavans)落成,旨在實驗如何降低尾氣排放和減少污染,而在2012年,在巴黎推出了標致設計實驗室,旨在向全球客戶提供除汽車外廣泛的設計服務。
標致設計實驗室是在2010年標致品牌更新標識的推動下成立的。標致品牌負責汽車產品以外的設計團隊組建完成,目的就是為了開拓發展此領域的業務。這種意愿很快就在汽車以外的市場變成了現實。
標致設計實驗室的創立也是基于標致在汽車設計方面擁有強大的實力,并愿意直接面向客戶需求去提供服務這個基礎之上,而最終實現此創新之舉。
顯然,標致在汽車設計領域依然保持著活力以及奮進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標致在汽車的王國里獨樹一幟并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精神不僅僅體現在
MOTION&EMOTION的品牌精神中,也在一代代的標致汽車人中傳承。
讓精神永遠永恒,這顯然是最需要向已故的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先生所說的,也是標致正在做的,承接衣缽,推陳布新。
向塞爾吉奧·賓尼法利納先生致敬,向不朽的創新精神致敬,以標致之名。